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

图片
奥数网
全国站
您现在的位置:奥数 > 家庭教育 > 父母必读 > 正文

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(2)

来源:网络 2009-08-13 10:20:26

智能内容

  D怎样帮助孩子交友。

  在孩子交友的不同阶段,父母应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。

  ①自我中心阶段

  这个阶段,父母应设计一些活动,邀请性格相近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参加。

  活动中,孩子们如何相处并不是重要的,重要的是他们有机会在一起了,这种共同的经历为日后的社交技能打下了基础。当孩子上学以后,就会更愿意和同龄伙伴相处,这的你仍然不断地出现在他们的左右,对他们是有害的。

  ②满足需要阶段

  孩子一旦喜欢和同伴相处,你就应该对他们强化朋友的价值,看重孩子之间的友谊,鼓励他们交往。如果你的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表示出正面的积极情感,即使你对对方表示怀疑和担忧,也千万不要否定和低毁对方。而且,孩子被他人取笑或欺侮后,怀有一些负面情绪,你也决不要火上浇油。不要鼓励孩子抱怨同学,否则就会强化他的孤僻。你只要当个好听众就可以了。

  父母应起带头和表率作用,经常和自己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朋友,你们一起做的事,为什么朋友对你很重要等等。让孩子参加你和朋友的活动,可以让他们亲眼看到你们如何相处,以及友谊对你们的重要性等等。

  ③互惠阶段

  这个阶段父母的参与和支持,会给孩子以满足感和安全感。当孩子们在交友相处的过程中,体会到酸甜苦辣成五味俱全的感受时,你的知识和经验就会使孩子大大受益。孩子与朋友相处出现危机时,你过去或现在的经历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教益。但不要给他们任何劝告,应秘而不宣。应该让他们养成容忍地人的品格,忍受亲密朋友的不可避免的伤害,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感情和经历。不管他们最后如何决定,是保持还是放弃这份友谊,还是寻找新朋友,都是正确的。只要不是就此避开同伴、离群索居就可以。

  ④亲密阶段

  当孩子有了亲密的朋友以后,父母的作用便是指导。确定与孩子年龄适应的限制,灌输适当的价值观,鼓励孩子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发展。同时,这时孩子对你的依赖日益减少,你一方面觉得解脱,而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失落,这是很正常的。

  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会交友时应该牢记:拥有一个“好朋友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,这会影响地日后的人际关系;保证让孩子有机会掌握与年龄相适应的交应的技巧。

  鼓励孩子参加群体

  孩子学会交友后,融人同性团体的能力便成为他构筑良好社会关系的支柱。孩子到3-4岁时,就开始愿意加入群体。刚汗始,对性别无所谓。但到了4-5岁时,便开始倾向于同性伙伴了。到了6-7岁,孩子们就开始意识到,同于某一群体使他有精神的归宿感和安全感,可以增强自信心。这时,孩子们从群体中主要是寻找玩伴。到了7-8岁时,就开始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成人世界。到了9-12岁时,孩子们对群体的兴趣空前地高,并且几乎全部是同性群体。孩子若被同伴排斥在外,那将成为自己一种最痛苦的经历,成为在被问及重年时他是否“幸福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。因此,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参加群体并在其中发挥作用。为此,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
  D父母自己加入群体,为孩子做榜样。

  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的力量以及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,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。如果父母愿意参加各种群体,并对此有积极的态度,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如果父母喜欢网球运动,经常穿着运动服在房间走来走去,并且带着孩子一起参加,孩子必然会受到感染。相反,如果父母勉强参加了某种业余爱好群体,每次活动回来都抱怨不停,对孩子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。

  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群体的价值,最好的办法是带领孩子一起参加。例如,一起参加音乐会、演奏会、联欢会、户外活动、业余爱好团体等,从中会享受到无尽的快乐。

  D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某一角色。

  孩子参加的第一个群体便是家庭。尽管家庭与孩子的同伴群体不同,但可以为孩子学会社交技能铺平道路,孩子也不会担心被拒绝。家庭会议就可以被看做一个群体,能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。例如,当计划全家周末郊游时,孩子就可以发表意见,父母对此加以考虑,逐渐孩子就学到了正常的社交本领。所以,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是很重要的。

  D鼓励孩子参加特定群体。

  当孩子7-8岁以后、应该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群体。如,以特定技能为特点的群体:运动队、乐团、弦乐队、计算机俱乐部、棋类俱乐部、舞蹈班、艺术俱乐部等;以兴趣为特点的群体;业余爱好团体;以性格为基础的团体;非竞争性体育俱乐部、自然科学班、人文科学班;社区服务团体;学雷锋小组、志愿者小组等。应该特别注意:与同伴群体相处,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步,将会影响孩子进人少年和成年后的人际关系;家长虽然无法强迫孩子与他人相处,但可以通过自身榜样表率的作用告诉他,朋友在你生活中所起的作用;鼓励并确保你的孩子有机会与同龄且兴趣特点相近的同伴相处,以使孩子们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。

  教育孩子彬彬有礼

  对情商而言,培养有礼貌、尊重人、谈吐优雅的孩子,其重要性怎样讲也不过分。实践证明,人们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,而被喜欢的孩子往往其学习成绩也好。

  为了培养有礼貌的孩子,就要对他们的举止行为规定一个标准。即使你感到标准已经定得够了,也还是要再严格些。父母在任何情况下,都不要容忍孩子傲慢无礼、粗鲁庸俗的举止行为,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借口。你确实想培养孩子的这一情商技能,下面设计的“孩子行为举止测试表”对你会有所帮助。

  把“孩子行为举止测试表”复印几份,至少找5个人(包括父母、亲戚、朋友)填一下,也让孩子自己填一份,然后计算平均分。SO分为完美,35分以下,每少一分,就多了一个黄牌。如下表。

  孩子的姓名:给下面的每句话打分,打分的标准是:总是=5大多数时候=4有时=3很少=2从来不=1。在符合孩子的情况的一项上画圈。

  总是大多数时候有时很少从来不

  1、做事准时54321

  2、待人彬彬有礼54321

  3、饭桌上行为得体54321

  4、不与人顶嘴54321

  5、不打断别人说话54321

  6、把“请”、“谢谢”挂在嘴边54321

  7、收到礼物后打回谢条54321

  8、耐心的等待轮到自己54321

  9、随时随地的体贴照顾人(如替人开门等)54321

  10、尊敬和关心别人54321

  平均得分:

  孩子行为举止测试表

  如果你的孩子得分比你想象的低,请一定记住:礼貌随时随地包括在具体行为之中,通过纠正孩子的日常行为可以使他改起来更容易些。一旦在家庭中确立了礼貌的要求以后,就要表扬和称赞孩子好的行为,而遇到孩子不好的行为,则要立刻于以批评和指责。在给出的要求孩子都做到之后,就再换上几条新的。有的孩子需要用这种方式坚持一段时间,而有的只需要一次就行。孩子的观察能力极强,而且都想取悦于父母。如果你的规定都清楚明了,又以身作则地坚持和贯彻它们,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并养成习惯。